2014年,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经济形势,县委县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、省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,全面深化体制改革、全面优化产业结构,进一步激发经济发展活力,积蓄经济内生动力。全县总体经济继续保持平稳较快的发展态势,较好地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。
一、综 合
国民经济保持稳步增长,增速高于预期。初步核算,2014年,全县生产总值139004万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(下同),比上年增长8.6%。人均生产总值31948元,比上年增长7.5%。其中,第一产业增加值963936万元,增长6.1%(渔业增加值746908万元,增长7.8%);第二产业增加值87802万元,增长14.2%;第三产业增加值347266万元,增长14.2%。
从三次产业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来看。在全县生产总值中,第一产业比重68.9%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63.3%,拉动GDP增长5.4个百分点;第二产业比重达6.3%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5.8%,拉动GDP增长0.5个百分点;第三产业比重达24.8%,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为30.9%,拉动GDP增长2.7个百分点。
从产业结构的变化来看。第一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68.1%升到今年的68.9%,上升0.8个百分点;第二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上年的9.2%降到今年的6.3%,下降2.9个百分点;第三产业增加值占生产总值的比重由去年的22.7%上升到今年的24.8%,上升2.1个百分点。
二、农 业
2014年,全县农林牧渔业增加值963936万元,按可比价格计算,比上年增长6.1%。其中:种植业增加值147772万元,增长4.6%;林业增加值17699万元,减少11.6%;牧业增加值51556万元,减少2.7%;渔业增加值746908万元,增长7.8%。农业增加值对全县经济增长的贡献率63.3%,拉动经济增长5.4个百分点。
2014年,我县坚持把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作为“三农”工作的重中之重,以“一镇一业、一村一品”建设为抓手,积极推进区域化布局、规模化发展、标准化生产和产业化经营,大力扶持特色农业、品牌农业、效益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,初步确立了以东英镇的长寿五粮,博厚镇的花卉和瓜果,和舍镇的南药,波莲镇的水稻制种,新盈镇、调楼镇的海水养殖与海洋捕捞,皇桐镇的畜牧养殖,南宝镇、多文镇、加来农场的瓜菜,临城的红心柚子和香蕉种植为主的农业生产格局。在2014年冬交会上,我县揽下了8.26亿元订单,是历年冬交会上收获最多的一年。全县冬季瓜菜和常年瓜菜种植面积分别达到14.98万亩和5334亩,香蕉、糖蔗、橡胶种植面积分别达到8万亩、10万亩和17万亩;水稻制种面积达到2.8万亩,被认定为“国家制种基地县”;新增南药、花卉、木瓜种植面积共5000亩,总面积达到2.25万亩;新种东英淮山500亩,凤雅酸菜400亩,临高甘薯1.121万亩,扶提大蒜1150亩;组织上报多文头神空心菜为农产品地理标志,完成头神空心菜500亩基地建设规划;新注册农业品牌商标10个;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15个,全县达到325个。加大农业生产基础设施建设,投入1463万元建设瓜菜生产基地及其配套设施,投入5717万元实施土地整理项目3个,投入1794万元实施农田整治工程4个,投入2.33亿元实施了大型灌区节水改造、病险水库除险加固、江海堤围整治工程、农村饮水安全工程、小型农田水利建设、水毁工程等水务基础设施建设。基本完成东英镇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试点工作。进一步扩大了农业保险的承保范围,超额完成农业保险保险费保费收入2701万元,占年度任务1671万元的162%。
畜牧规模养殖蓬勃发展。引进规模化、标准化养羊场3家,大型蛋鸡场1家,年出栏量万头以上规模养猪场3家,全县规模养猪场发展到96家,生猪出栏量排名全省第三,荣获“全国生猪调出大县”荣誉称号,肉类年产量达8.7万吨,增长9%,“三鸟”年出栏642万只,增长7%。
渔业经济稳步发展。全县渔业总产量56.22万吨,增加值74.69亿元,分别增长2.8%和7.8%。深水网箱养殖保持3042口,对虾养殖保持6000亩,海洋底播养殖3.3万亩,罗非鱼养殖2.6万亩;完成申报建造35艘大型钢质渔船任务;组织100多艘大中型渔船赴西、南、中沙渔场生产作业,进一步扩大外海捕捞能力。建成3家水产品加工厂和1家鱼粉饲料加工厂。
三、工业和建筑业
工业生产下降。2014年,全县工业增加值48890万元,减少7.2%,回落4个百分点。其中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41520万元,减少6.8%,回落1.6个百分点。
在8个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中,工业产值同比增长的仅有1家,减少的有7家。增长的企业有:临高供电局增长25.7%。减少的企业有龙力糖业公司减36.3%、龙津糖业公司减少54.4%、红华糖业公司减36.3%、威隆船舶公司减少35.7%、闽琼炼钢公司减11.9%;思远食品公司减少26%、思远饲料公司减少2.8%等等。
建筑业生产快速增长。在固定资产投资快速增长的带动下,建筑业保持高速增长。2014年,全县建筑业完成增加值65015万元,增长20.1%,成为拉动第二产业增长的支柱性产业。
四、固定资产投资及房地产开发
固定资产投资保持快速增长势头。2014年,全县固定资产投资完成682342万元,同比增长37.5%。分项目类型看,房地产开发投资231575万元,同比增长44.7%,占投资总量33.9%;以基础设施为主的其他投资450767万元,同比增长34.1%,占投资总量54.3%。
2014年,我县12个省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2.53亿元,目前完成21.52亿元,占计划的66%;57个县重点项目年度计划投资52.9亿元,目前完成26.1亿元,占计划的46.3%。其中,澜江文化公园、詹尼斯产能扩建项目、海南兆煌游艇制造项目实现预期竣工;澜江新城、“一纵七横”路网、海南厚水湾国际渔业物流中心、海南威隆船舶金牌修造船基地、南凤新能源电动车等8个续建项目加快推进;临高鼎新新型节能环保包装、临高高低压成套电气设备及铝合金门窗等2个新建项目正在建设中。
房地产业逆势而上。龙波湾、临澜湾、马袅湾和澜江新城等区域的一批房地产项目实现开盘销售。2014年,全县房地产销售面积36.66万平方米,增长46.6%;销售额274927万元,增长44.9%。
五、市场消费
消费需求有所回落。2014年,我县全力落实各项经济任务措施,社会经济健康快速发展,使得城乡居民收入稳步增长。加上市场货源供给充足,居民消费心理趋于稳定,消费市场呈现了较快增长的态势,2014年,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21.8亿元,同比增长13.6%。
特色乡村旅游蔚然兴起。初步建成乐豪村等一批乡村旅游点,开发邻昌礁、后水湾、红树林连片景区,形成了集海钓、赶海、观光、品尝海鲜为一体的海洋休闲产业。旅游基础设施不断完善。碧桂园金沙滩酒店已开张迎宾,五星级易博园温泉花园酒店已动工,中华易经文化博览园项目正在开展前期工作。全年共接待游客35.6万人次,增长37.5%,旅游收入1.6亿元,增长45%。
商贸流通体系逐步健全。有序推进“新网工程”,新建农资现代经营服务、农副产品购销、日用消费品经营等各类经营网点14个,总数达到165个。大力推进“万村千乡工程”和“双百工程”,完成5个镇12家店铺达标建设工作。建成盛源农产品产地集配物流中心和来发水果蔬菜深加工厂,完成新盈镇等3个农贸市场升级改造,购物公园项目和万国大都会项目正在抓紧推进中。
六、交通和邮电通讯业
交通运输业稳步增长。全年交通运输仓储业完成增加值10784万元,按可比价计算,比上年增长2.6%。2014年全县货物运输量426万吨,比上年减少11.4%,货物周转量77013万吨公里,比上年增长2.0%;旅客运输量842万人公里,减少14.2%,旅客周转量24951万人公里,减少12.3%。
逐步完善城乡交通基础设施。完成29.44公里县道砂土路和28公里农村公路改造建设任务,建成17座公交站台,西环高铁临高站站前广场、福马大道、文澜大道、锦锈大道、市政大道二期文澜段和滨海段、滨海旅游观光公路正在抓紧建设中。
邮电业较快增长。2014年,全县邮电业务总量完成2476万元,比上年增长12.0%。
七、财税、金融业
金融秩序正常,财政收入快速增长。2014年,我县财政部门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县财政工作,坚持实事求是、稳中求进、统筹兼顾,并结合“项目建设年”重点组织好企业所得税、土地使用税、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。全县地方财政收入110404万元,完成年度预算的76.7%,减少17.8%。其中,公共财政预算收入完成64149万元,完成年度预算97.4%,增长16.9%;政府性基金收入完成46255万元,完成年度预算59.23%,减少41.8%。国税部门完成2077万元,为年度预算的97.06%,同比增收398万元,增长23.7%;地税部门完成34256万元,为年度预算的88.29%,同比增收2377万元,增长7.5%;财政部门完成27816万元,为年度预算的111.62%,同比增收6491万元,增长30.4%。其中:全县企业所得税完成2330万元,同比增长75.6%;土地使用税完成4414万元,同比增长110.3%;土地增值税完成3631万元,同比增长7.3%。
我县金融运行形势良好,2014年末,全县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810851万元,同比增长8.9%,其中城乡居民储蓄存款余额489250万元,同比增长16.5%;全县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441512万元,同比增长16.3%。
八、教育和科学技术
教师队伍整体素质明显提高,教育质量逐年提升。2014年,投资2.3亿元建成临高二中新校区;启动建设临高实验中学;投入1200万元新建临高中学高中部教学楼,增加高中学位1800个;投入1600万元在多文学校实施思源拓展项目;招聘24名公办幼儿园教师和31名高中教师充实教师队伍。
科技方面,积极推进农业科技110服务站建设,农作物新品种和栽培新技术不断得到推广普及。
九、文化、卫生和体育
文化艺术、广播电视、新闻出版等各项文化事业继续发展。2014年,积极开展“中华诗词之乡”创建活动,被中华诗词学会授予“中华诗词之乡”称号。大力推进“六大文化惠民工程”建设,完成安装28654套直播卫星电视接收设备,投入460万元修建16个村委会文化室、9个篮排球场及3个戏台;投入30万元完成152个行政村服务点无线宽带网络建设。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得到较好保护和利用,渔歌节目代表海南省参加全国原声民歌大赛荣获优秀奖。积极开展文化下乡活动,戏剧下乡演出2230场,免费放映电影1890场,送图书51600册。文化馆综合大楼建设、文化公园升级改造工作正在推进中。
卫生事业不断进步。建立居民健康档案40.6万份,基本药物使用率在全省保持先进行列,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荣获全省考核第一名。新县医院投入使用,南宝卫生院综合门诊楼已竣工,多文中心卫生院业务用房顺利推进中,完成了57所村卫生室的外接水电建设和17个基层医疗废弃物存放点的建设任务,投入1338万元完成173个村卫生室网络建设;招聘40名具有相应执业资格的医务人员充实到各医疗卫生单位。
体育事业取得好成绩。广泛开展广场舞、太极拳等群众性文化活动和全民健身运动。
十、环境保护
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进一步完善。2014年,以开展海南文明大行动、省级卫生县城创建和“美丽临高•清洁乡村”镇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活动为抓手,建立长效机制,加强监督检查。通过整治,交通秩序混乱、户外广告管理不严、店外经营、乱搭乱建等问题得到有效整治,城乡环境卫生面貌明显改观。投入3200万元新建临城等7座镇级垃圾转运站,现已建成5座并投入运营,基本形成“村收集、镇转运、县处理”的垃圾处理模式。整合各类涉农资金4600万元,新创建文明生态村25个、巩固提升11个,全县文明生态村总数达507个,占全县自然村总数的69.3%。深入实施“绿化宝岛”工程,完成绿化造林面积8000亩,义务植树50万株,森林覆盖率达45.8%。
十一、人口、劳动就业、社会保障和人民生活
人口计生工作扎实推进。2014年,人口出生率、出生人口性别比、符合法定生育率均达省的要求,提前超额完成国家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和地贫筛查民生项目,在全省率先落实“两证”同时发放便民服务措施。建成了计生服务站大楼。
就业指导服务能力增强,劳动就业取得新进步。2014年,城镇新增就业岗位4180个,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就业1.02万人。城镇登记失业率1.35%。
社会保障全面推进。2014年,社会养老保险和城乡居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分别为4.34万人和10.42万人,从业人员医疗保险、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农合参保人数分别达到4.36万人、8.87万人和31.68万人。加大困难群体帮扶力度,发放城乡低保资金1685万元,受益群众11.34万人次。拨付城乡医疗救助资金2586.03万元,受益群众4.15万人次。对4504户生活困难的家庭发放临时救助资金199.73万元,发放全县131名孤儿生活供养资金102.78万元,发放优抚对象定期抚恤补助生活费533.95万元,“一站式”医疗救助支付580.5万元。
城乡居民收入平稳增长,生活质量明显改善。随着全县经济形势逐步向好,职工工资收入的增加、就业人数的增长和社会保障的不断提高,使城乡居民的收入继续增加,生活水平明显提高。2014年,全县在岗职工人均年工资45307元,增长19.5%;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3376元,同比增长12.1%;其中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0718元,同比增长9.8%;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8833元,同比增长12.8%。
注:
1、本公报数据为初步统计数。
2、公报中全县生产总值、各产业增加值绝对数按现行价格计算,增长速度按可比价计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