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  >  要闻动态  >  政务动态

脱贫致富活水来

来源: 发布日期:2019-01-15 10:42 责任编辑: 分享到:
微信
X
【字体: 小   中   大

临高脱贫攻坚乡村见闻

  冒酷暑、顶风雨,走村入户,我县广大党员干部群众共商脱贫致富奔小康大计,提出精准扶贫、精准脱贫具体要求……从贫困村到贫困户,在偏远乡村深处,几年来,走遍了临高各个集中连片贫困乡村。温暖着乡亲们的心,增添了干部群众脱贫攻坚的无穷力量。

  “小康路上一个都不能掉队!”2019年,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关键之年。近日,记者走进十多个村庄进行深入采访,到过的乡村了解脱贫攻坚进展如何、成果怎样,乡村面貌和群众生产生活有哪些变化,还有哪些要紧事要办,展现广大干部群众奋力脱贫攻坚的新作为,感受父老乡亲过上好日子、摘下贫困帽的喜悦心情,记录脱贫攻坚最前沿拼搏奋斗中具体而生动的故事。

  种养结合,抱团谋发展

  “贫困村面貌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,贫困群众切身感受到党的关怀。”

  眼下,正是冬季瓜菜种植、田间管理、采摘的好时机,和舍镇作为临高冬季瓜菜的主要种植基地之一,也不失时机地种植了冬季瓜菜,种植户积极性普遍高涨。

  记者在和舍镇900多亩连片的美丰洋田看到,种植户正在田间地头辛勤耕作,忙着给辣椒浇水、除草、施肥,田洋里一片繁忙的冬种景象。

  “镇委镇政府在引导农民开展冬季瓜菜种植方面作了大量的工作,特别是县农业局的技术员,经常下来走到田间地头给予那些农民技术指导。”和舍镇农业中心主任李春民介绍说,目前和舍镇已经种植了4600多亩的冬季瓜菜,其中品种是辣妹,还有螺纹椒,还有南瓜和其他的瓜菜。

  如果说扶贫产业体系的构建,为贫困户编织了一张外联的大网,多种多样的产业帮扶模式,则成为把贫困户紧紧相连的一条条脉络。

  2018年以来,按照“一乡一业、一村一品、一户一策”思路,全县紧扣“特色”做产业,在贫困村建成45个产业扶贫基地、动员贫困人口参与度高的特色产业基地,推进特色产业集聚发展。成为带动贫困户增收的突出亮点。

  坚持把产业就业扶贫作为根本之策,产业扶贫结合地方实际,坚持因村、因户、因人施策,大力实施“一村一品”,结合旅游扶贫、光伏扶贫、电商扶贫、就业扶贫等,铺就贫困群众脱贫致富的 “快速通道”,努力构建稳定脱贫新模式。

  我县引导贫困户抱团成立专业合作社,以“项目托管”“入股企业”“资产出租”“自主经营”等多种方式,因地制宜发展特色产业项目,推进产业项目专业化、规模化,打造了道灶村马袅海鸭养殖、布佛村果子狸养殖、罗忱村竹狸养殖、美山村林下养鸡、美郎村养鸡养鸽、大雅村养鸽养羊、新贤村热带水果种植、凤雅村百香果种植、美道村火龙果种植、多郎村高山香菊种植等一批特色扶贫产业项目。

  扶贫车间,促内生动力

  “苦干不苦熬的想法,取代了‘等救济’‘靠帮助’。”

  过去几年,一些村民看到政府、企业想方设法帮助村子建设,不同程度产生了“等靠要”思想。如今,随着妇女就业带动以及驻村干部引导,“老婆孩子热炕头”的观念、得过且过的风气进一步扭转。

  现在,村民们问的多是产业奖补政策、劳务岗位信息。“乡亲们的思想观念、精神面貌正在发生深刻变化,苦干不苦熬的想法,取代了‘等救济’‘靠帮助’。”

  我县广泛开展“人穷志不穷、脱贫靠自身”自立自强行动,扶贫先扶勤,“以奖代投”形成正向激励机制。县委县政府出台举措,引导各村普遍建立合作社,吸纳所有贫困人口,壮大村级集体经济,促进群众脱贫致富。

  “幸福是奋斗出来的,制度设计上就要体现这一理念。”县扶贫办主任王光磊说,改变一味“等靠要”的旧观念,才能走出勤劳致富的新路子。

  授人以鱼,不如授人以渔。帮助贫困群众掌握一定的知识、技术和方法,才能更好释放内生动力,真正做到“离开拐杖也能走路”。

  “扶智也要接地气,体现精准之意。县扶贫办负责人说,贫困群众往往基础差、底子薄,选择培训项目和脱贫技术,不能好高骛远,更不能急于求成,“要为贫困群众量身定制,做准做实技能培训。

  大家观看着脱贫攻坚电视夜校,帮助贫困群众了解扶贫政策、掌握脱贫技术、提高劳动技能,传播文明新风。

  怀着对幸福生活的向往,越来越多的贫困群众在党和政府的帮助下,凭着自己的双手和汗水,走上脱贫致富大道。

  引水修路,缓解“六大难”

  “看着自来水哗哗地流,那感觉像是在做梦。”

  这几年,博厚镇大雅村引来了水、修通了路,村民的日子变红火。

  博厚镇大雅村,村如其名,路途遥远、沟壑纵横,一度是临高最偏僻穷苦的村。

  “以前村子里道路还没硬化,每次下雨村子里的道路泥泞不堪,出入很不方便,而且而且产业非常单一,销路非常不好。”大雅村委会书记王永说,大雅村当年有“六大难”。

  吃水难,要么喝雨水或者河里的水,要么往返2公里到洮河取水;行路难,全村都是土路,又窄又陡;住房难,八成以上群众住的是土坯危房;上学难,村子的孩子上学比较困难;看病难,没有村卫生室,有个头疼脑热得到9公里外的乡卫生院;增收难,绝大多数村民不识字,没有一技之长。

  如今,水引来了,路修通了,基础设施瓶颈打破之后,大雅村在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路上越走越顺。

  通过县委宣传部的帮扶,全村的水泥硬化路,将大雅村与镇上的道路连接起来,还一举解决了整个群众的出行难题。

  2018年,我县农村公路六大扶贫工程共549个项目,其中自然村通硬化路工程310个项目共470.835公里、窄路面拓宽工程163个项目共505.893公里。

  如今,我县一个个整村推进,建设环村路,年底完工,解决了村民出行难的问题。乡村持续开展的环境卫生整治活动,彻底改变垃圾围村、杂草丛生的现象,村子变得更加干净整洁。禽畜、瓜果、蔬菜等种养殖扶贫产业的进驻,点燃了村民脱贫致富的希望。

(许克知 采写)

相关文档

附件:

网站地图 |  联系我们  | 网站支持IPV6

版权所有 临高县人民政府网  主办单位:临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

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12345

琼公网安备 46902402000007号   政府网站标识码:4690240002   琼ICP备05000041号

电子信箱:lgez255@163.com  开发维护: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  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

版权所有:临高县人民政府网
主办单位:临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
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12345
琼公网安备 46902402000007号
政府网站标识码:4690240002 琼ICP备05000041号
电子信箱:lgez255@163.com
开发维护: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
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