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临高县人民政府关于印发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(2023-2025年)》解读
一、建设背景
临高县位于海南岛西北部,辖11个镇、2个开发区,常住人口42.35万人,总面积1343.9平方公里,是连接“海口-澄迈”和“洋浦-儋州”两大经济中心的门户。临高县生态环境优美,旅游资源丰富,湿地面积133.81平方公里,森林覆盖率达到47.97%,拥有海南白蝶贝省级自然保护区、临高县彩桥红树林湿地自然公园和海南新盈海上国家湿地公园,近海渔场资源丰富、经济价值高的鱼类较多,是海南省西北部海域生物多样性重要保护地。近年来,临高县坚定不移的践行“两山”绿色发展理念,坚决扛起海南生态文明示范区建设重大责任,坚持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、陆海统筹、综合防治原则,以建设“生态临高、创新临高、美丽临高、幸福临高”为目标,加强山水林田湖草海系统修复,深入开展污染防治攻坚战,大力发展热带高效农业、海洋渔业、文化旅游产业,建立健全践行“两山”理念的体制机制,推动了生态环境保护与绿色高质量协同发展。
按照生态环境部《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建设管理规程(试行)》(环办生态函〔2021〕353号)要求,临高县组织编制了《海南省临高县“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”实践创新基地建设实施方案(2023-2025年)》,全面推进区域“两山”基地建设,探索“两山”转化路径,健全长效保障机制,形成符合“两山”理念的发展方式和生活方式,推动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转化为金山银山,努力将临高县打造为全国“两山”基地的标杆和示范区。
二、建设意义
(一)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重要举措
开展“两山”基地建设,就是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,推进临高县社会经济与环境保护相协调发展,加快形成生态产业结构、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,以生态环境保护倒逼供给侧结构性改革,不断推动产业迈上中高端,促进“绿水青山”向“金山银山”转化,实现生态环境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双赢。
(二)全面推动临高县绿色高质量发展的迫切需要
开展临高县“两山”基地建设,是在国家和海南省总体发展战略要求下,深度落实“全省一盘棋、全岛同城化”,贯彻新发展理念,立足临高资源禀赋特点,统筹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关系,加快探索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临高道路的迫切需要。
(三)巩固脱贫成果与实现乡村振兴衔接的重要路径
开展临高县“两山”基地建设,是全面实现乡村振兴目标的重要路径,让良好的生态资源优势成为乡村振兴的支撑点,立足农村的生态优势和资源禀赋,从乡村生态环境治理、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、文明乡风建设以及机制体制构建等方面做出部署,以生态振兴促进宜业、宜居、美丽乡村建设,坚持走生态优先、绿色发展之路,创新发展思路,探索“两山”转化具体路径,实现农业强、农村美、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目标。
(四)实现生态环境与经济融合发展的的重要载体
临高县生态环境良好、自然资源丰富,肥沃土壤为农业种植提供丰厚条件,近海渔场资源丰富、经济价值高的鱼类较多,独特的海滨风光、红色文化、乡村风情为红色游、乡村游、赶海游发展创造优势。多年的探索实践表明,临高县要想把生态优势转变为经济优势,必须要践行“两山”理念,坚定不移走生产发展、生活富裕、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,将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渗入到临高发展的全过程,积极探索绿色发展的新模式,开展“两山”基地建设,让绿水青山源源不断地带来金山银山,实现生态与经济融合发展。
附件: |
|
版权所有 临高县人民政府网 主办单位:临高县人民政府办公室
网站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:12345
琼公网安备 46902402000007号 政府网站标识码:4690240002 琼ICP备05000041号
电子信箱:lgez255@163.com 开发维护:拓尔思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